一般認為,生活垃圾中的廢舊電子產品處理是指國民經濟結構中,以防治城鄉環境污染和改善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為目的而進行的各種治理活動和技術開發、產品生產、商品流通、資源利用、信息 服務、工程承包等活動的總稱。其產業活動的內容基本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對污染物質的直接處理活動,例如對生活垃圾中的廢舊電子產品的無害化處理;另一類是為生活垃圾處理活動提供設備、技術、工藝信息及其他服務的保障性產業活動,如科技公司多年研發的生活垃圾撕碎機處理設備等。廢舊電子產品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和危險物質,主要包括鉛、鎘、汞、六價鉻、鋁、溴化阻燃劑、氟里昂、聚氯乙烯塑料等。廢舊電子產品中幾種主要有害物質及其危害如表所列。除此之外,廢舊電子產品中還包含其他重金屬和鹵素化學物質,如鋅、銀、鋯、鎳等。廢舊電子產品如果隨意丟棄或者處理不當,就會成為危害人類生存環境的“環境殺手”,污染土壤、水源、空 氣、動植物,并終對人類的身體健康,。
一些國外公司對收集來的生活垃圾中的廢舊電子產品,先看看能否二次利用。如美國有一家名為“電金回收公司”的企業,專門從事廢舊電子產品的回收和利用。這家公司不僅僅回收計算機整機,還有其他的電子設備,如打印機、顯示器、無線通訊器械和醫療設備等。對于回收來的每一樣東西,電金回收公司都會仔細進行檢驗。首先挑出那些還有利用價值的機器折價再次投放市場或是捐贈給慈善機構。這部分機器大約能夠占到20%。對于那些找不到二手市場的機器電金回收公司將會進行拆解。他們把紙板、塑料、玻璃賣給廢品收購站;將非貴重金屬使用生活垃圾撕碎機進行破碎,然后再賣給金屬回收商;貴重的金屬,如金、銀、鉑等,則會被運送到貴金屬精煉廠;他們還將電路板拆解,把有用的芯片貼上標簽以便再出售。在電金回收公司每個月的回收貨物中,絕大多數的機器在經過轉賣和拆解之后都能夠找到自己的歸宿,只有不到3%的物品被當作垃圾徹底掩埋。其他地區的公司也有類似的做法,芬蘭每年回收計算機設備大約為4000t,80%更新淘汰下來的手機經過維修繼續出售,其余部分的手機被拆開分解后,按塑料、貴重金屬和有害垃圾分門別類加以回收。廢舊計算機和手機中的不銹鋼、鐵、銅、金和銀等金屬回收后向國外出售,某些芯片都可以成為玩具工業的搶手貨。